投资者如何防范融资融券交易风险
日期:2018-06-29
融资融券是我国市场的一项创新业务,相关制度设计既借鉴了境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教训,又有适应于我国市场环境的自身特色。因此,投资者在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前,要对我国的融资融券业务规则有全面的了解,仔细阅读《风险揭示书》的内容,充分认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掌握相关的风险防范方法。一、未雨先绸缪,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前应充分认识可能存在的风险
同普通交易相比,融资融券交易不仅具有普通交易所具有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违约风险、系统风险等各种风险,还具有其特有的风险:
1、公司是否具有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风险
《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未经证监会批准,任何公司不得向客户融资、融券,也不得为客户与客户、客户与他人之间的融资融券活动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务。因此,投资者在开户从事融资融券交易前,必须了解所在的公司是否具有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资格。
2、投资亏损放大风险
融资融券交易利用了一定的财务杠杆,放大了投资的盈亏比例。以融资买入为例,假设:客户拥有资金100万元;融资保证金比例为0.5。则:客户可以先普通买入100万元,再将普通买入的作为担保物向公司融资买入140万元(融资买入金额=保证金/融资保证金比例=担保物市值×折算率/融资保证金比例=100×0.7/0.5),即总共买入240万元的。如果该价格下跌10%,则亏损240×10%=24万元,是普通交易亏损的2.4倍。
不过,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则,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折算率最高不超过70%,因此保证金比例通常要高于0.5,投资亏损放大倍数较举例情况要低。融券业务也同样存在风险放大的情况。
3、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按《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第26条规定,公司将实时计算客户提交担保物价值与其所欠债务的比例(即维持担保比例);如果客户信用账户该比例低于130%,公司将会通知客户补足差额;如果此时客户未按要求补足,公司将立即按照合同约定处分其担保物,即强制平仓。通常,强制平仓的过程不受投资者的控制,投资者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平仓结果;如果平仓后投资者仍然无法全额归还融入的资金或,还将继续被追索。
4、授信额度足额使用的不确定性风险
《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第九条:公司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担保物价值、履约情况、市场变化、公司财务安排等因素,综合确定或调整对客户的授信额度。即授信额度是客户可融资融券额的最高限额,如果公司融资、融券总额规模或品种融资融券交易受限,则存在授信给投资者的融资融券额度在某一时点无法足额使用的可能。
二、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控制投资亏损放大风险
前面已提到,融资融券交易利用财务杠杆放大了投资的盈亏比例,放大的比例与保证金比例和折算率有关系,即保证金比例越低,折算率越高,融资融券交易的财务杠杆越高,客户在可能获得高收益的同时,可能的损失也越大。因此,客户在进行融资融券交易前,应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将亏损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投资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融资融券授信额度申请,或者部分使用授信额度。
三、持续关注维持担保比例指标,防范强制平仓风险
目前交易所定的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为130%,即客户信用资金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且未按期补足差额时,公司有权启动强制平仓程序。根据维持担保比例计算公式:
维持担保比例=担保物/负债=(现金+担保市值)/(融资买入金额+融券卖出数量×市价+利息及费用)
因维持担保比例指标变化引发强制平仓的主要因素有:交易所或公司提高最低维持担保比例;担保价格下跌、被调出担保范围,使得担保市值减少;融券卖出价格上涨、利率或费率上调,使得负债增加。因此,为防范强制平仓风险,投资者与公司通常会在融资融券合同中约定,公司应履行通知义务,但投资者对自己信用账户资产负有谨慎、注意责任,即投资者有义务随时留意自己的账户资产价值的变动情况,并保持手机、家庭电话、邮箱等联系渠道通畅,以防止因未及时补仓而被强制平仓。
四、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审慎参与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融券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杠杆高、风险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参与者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不适合一般投资者广泛参与。在监管部门和公司方面,将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政策和实施细则,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客户,保护投资者权益。
在投资者方面,则应当通过参与风险测评、全面理解业务合同要点等,客观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产品认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生理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审慎决定是否参与融资融券交易。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几个要点需要清晰,一是投资者应当如实申报开户材料,接受征信和风险测评,评估自己是否合适参与交易;二是融资融券业务同样适用“买卖自负”的原则,投资者资格虽然经过适当性评估,但需要独立承担融资融券交易的履约责任;三是投资者应当理解,适当性制度对投资者的各项要求以及依据制度进行的评价,并不是投资建议,也不是对投资者的获利保证;最后,投资者在参与交易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能侵害国家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等。